八大排序算法总结

| 分类 algorithm  | 标签 Sort 

排序算法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演变,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对它们进行整理便于理解记忆显得很重要。每种算法都有它特定的使用场合,很难通用。因此,我们很有必要对所有常见的排序算法进行归纳。

Sort.png

一、直接插入排序(插入排序)

1. 思想 每次选择一个元素K插入到之前已排好序的部分A[1…i]中,插入过程中K依次由后向前与A[1…i]中的元素进行比较。若发现发现A[x]>=K,则将K插入到A[x]的后面,插入前需要移动元素。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好的情况下:正序有序(从小到大),这样只需要比较n次,不需要移动。因此时间复杂度为O(n)
最坏的情况下:逆序有序,这样每一个元素就需要比较n次,共有n个元素,因此实际复杂度为O(n­^2)
平均情况下:O(n­^2)

3. 稳定性 稳定性,就是有两个相同的元素,排序先后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,主要用在排序时有多个排序规则的情况下。在插入排序中,K1是已排序部分中的元素,当K2和K1比较时,直接插到K1的后面(没有必要插到K1的前面,这样做还需要移动!!),因此,插入排序是稳定的。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void insertSort(int[] arr, int n) {
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arr[i];
                int j = i - 1;
                while (j >= 0 && arr[j] > tmp) {
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 + 1] = arr[j];
                    j--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arr[j + 1] = tmp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二、希尔排序(插入排序)

1. 思想 希尔排序也是一种插入排序方法,实际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。先取定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,把表的全部记录分成d1个组,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,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;然后,取第二个增量d2(<d1),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,直至所取的增量dt=1(dt<dt-1<…<d2<d1),即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。
0_1306225549IdX1.gif.png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:由于希尔排序的好坏和步长d的选择有很多关系,因此,目前还没有得出最好的步长如何选择(现在有些比较好的选择了,但不确定是否是最好的)。所以,不知道最好的情况下的算法时间复杂度。
最坏情况:O(NlogN),最坏的情况下和平均情况下差不多。
平均情况:O(N
logN)

3. 稳定性 由于多次插入排序,我们知道一次插入排序是稳定的,不会改变相同元素的相对顺序,但在不同的插入排序过程中,相同的元素可能在各自的插入排序中移动,最后其稳定性就会被打乱,所以shell排序是不稳定的。(一般来说,若存在不相邻元素间交换,则很可能是不稳定的排序。)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void shellSort(int[] arr, int n) {
            int d = n / 2;// 初始步长为n/2
            while (d > 0) {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d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int j = i - d;
                    while (j >= 0 && arr[j] > arr[j + d]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交换arr[j]和arr[j+d]的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arr[j]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] = arr[j + d]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 + d] = tmp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-= d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d = d / 2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三、冒泡排序(交换排序)

1. 思想 通过无序区中相邻记录关键字间的比较和位置的交换,使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如气泡一般逐渐往上“漂浮”直至“水面”。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下: 正序有序,则只需要比较n次。故,为O(n)
最坏情况下: 逆序有序,则需要比较(n-1)+(n-2)+……+1,故,为O(n^2)

3. 稳定性 排序过程中只交换相邻两个元素的位置。因此,当两个数相等时,是没必要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的。所以,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,冒泡排序算法是稳定的!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void bubbleSort(int[] arr, int n) {
            boolean flag = true;
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    flag = true;//如果一趟没有数据交换就退出循环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n - i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f (arr[j] > arr[j + 1]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arr[j]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] = arr[j + 1]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 + 1] = tmp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lag = false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if (flag)
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四、快速排序(交换排序)

1. 思想 它是由冒泡排序改进而来的。在待排序的n个记录中任取一个记录(通常取第一个记录),把该记录放入适当位置后,数据序列被此记录划分成两部分。所有关键字比该记录关键字小的记录放置在前一部分,所有比它大的记录放置在后一部分,并把该记录排在这两部分的中间(称为该记录归位),这个过程称作一趟快速排序。 最核心的思想是将小的部分放在左边,大的部分放到右边,实现分割。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好的情况下:因为每次都将序列分为两个部分(一般二分都复杂度都和logN相关),故为 O(NlogN)
最坏的情况下:基本有序时,退化为冒泡排序,几乎要比较N
N次,故为O(n^2)

3. 稳定性 由于每次都需要和中轴元素交换,因此原来的顺序就可能被打乱。如序列为 5 3 3 4 3 8 9 10 11会将3的顺序打乱。所以说,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!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void quickSort(int[] arr, int start, int end) {
            int i = start;
            int j = end;
            if (i < j) {
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arr[i];
                while (i != j) {
                    // 从右向左找到第一个比tmp小的元素
                    while (j > i && arr[j] > tmp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--;
                    if (i < j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i] = arr[j]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++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// 从左向右找到第一个比tmp大的元素
                    while (i < j && arr[i] < tmp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++;
                    if (i < j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] = arr[i]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--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arr[i] = tmp;
                // 递归快排左区间序列
                quickSort(arr, start, i);
                // 递归快排右区间序列
                quickSort(arr, i + 1, end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五、直接选择排序(选择排序)

1. 思想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元素,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,然后,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元素,然后放到排序序列末尾。以此类推,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。 具体做法是:选择最小的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首部交换,使得序列的前面为有序。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下:交换0次,但是每次都要找到最小的元素,因此大约必须遍历N*N次,因此为O(n^2)。减少了交换次数! 最坏情况下,平均情况下:O(n^2)

3. 稳定性 由于每次都是选取未排序序列A中的最小元素x与A中的第一个元素交换,因此跨距离了,很可能破坏了元素间的相对位置,因此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!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void selectSort(int[] arr, int n) {
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 - 1; i++) {
                int k = i;
                //在[j-n]找到最小的值的index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i + 1; j < n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if (arr[j] < arr[k]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= j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if (k != i) {
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arr[i];
                    arr[i] = arr[k];
                    arr[k] = tmp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六、堆排序

1. 思想 利用完全二叉树中双亲节点和孩子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,在当前无序区中选择关键字最大(或者最小)的记录。也就是说,以最小堆为例,根节点为最小元素,较大的节点偏向于分布在堆底附近。 0_13062255659TRQ.gif.png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下,接近于最差情况下:O(N*logN),因此它是一种效果不错的排序算法。

3. 稳定性 堆排序需要不断地调整堆,在调整过程中有可能改变相同元素的初始相对位置,因此它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!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void heapSort(int[] arr, int n) {
            // 从最后一个非叶节点开始调整
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n / 2 - 1; i >= 0; i--) {
                adjustHeap(arr, i, n - 1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n - 1; i > 0; i--) {
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arr[0];
                arr[0] = arr[i];
                arr[i] = tmp;
                adjustHeap(arr, 0, i - 1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void adjustHeap(int[] arr, int start, int end) {
            int i = start;
            int j = i * 2 + 1;// i的左节点
            int tmp = arr[i];
            while (j <= end) {
                // j指向左右节点中较大的
                if (j < end && arr[j] < arr[j + 1])
                    j++;
                if (arr[j] > tmp) {
                    arr[i] = arr[j];
                    i = j;
                    j = i * 2 + 1;
    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arr[i] = tmp;
        }

七、归并排序

1. 思想 多次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。 缺点是,它需要O(n)的额外空间。但是很适合于多链表排序0_1306225570mW6M.gif.png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好的情况下:一趟归并需要n次,总共需要logN次,因此为O(NlogN) 最坏的情况下,接近于平均情况下,为O(NlogN) 说明:对长度为n的文件,需进行logN 趟二路归并,每趟归并的时间为O(n),故其时间复杂度无论是在最好情况下还是在最坏情况下均是O(nlogn)。

3. 稳定性 归并排序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。归并过程中是不会改变元素的相对位置的。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class MergeSort {
        	public void sort(int[] nums, int low, int high) {
        		int mid = (low + high) / 2;
        		if (low < high) {
        			// 左边
	        		sort(nums, low, mid);
	        		// 右边
		        	sort(nums, mid + 1, high);
		        	// 左右归并
	        		merge(nums, low, mid, high);
		        }
	        }

	        public void merge(int[] nums, int low, int mid, int high) {
		        int[] temp = new int[high - low + 1];
        		int i = low;// 左指针
	        	int j = mid + 1;// 右指针
        		int k = 0;

	        	// 把较小的数先移到新数组中
        		while (i <= mid && j <= high) {
        			if (nums[i] < nums[j]) {
        				temp[k++] = nums[i++];
        			} else {
        				temp[k++] = nums[j++];
        			}
        		}

	        	// 把左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
        		while (i <= mid) {
	        		temp[k++] = nums[i++];
        		}

	        	// 把右边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
        		while (j <= high) {
        			temp[k++] = nums[j++];
        		}

        		// 把新数组中的数覆盖nums数组
        		for (int k2 = 0; k2 < temp.length; k2++) {
        			nums[k2 + low] = temp[k2];
        		}
        	}

	        // 归并排序的实现
      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	        	int[] arr = { 3, 2, 8, 9, 1, 5, 4 };
	        	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arr));
	        	new MergeSort().sort(arr, 0, arr.length - 1);
	        	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arr));
	        }
	        /* Output:
	         * [3, 2, 8, 9, 1, 5, 4]
                 * [1, 2, 3, 4, 5, 8, 9]
                 */
            }

八、基数排序

1. 思想 它是一种非比较排序。它是根据位的高低进行排序的,也就是先按个位排序,然后依据十位排序……以此类推。示例如下: 0_1306225575fKfh.gif.png 0_13062255771KD1.gif.png 如果有一个序列,知道数的范围(比如1~1000),用快速排序或者堆排序,需要O(NlogN),但是如果采用基数排序,则可以达到O(4(n+10))=O(n)的时间复杂度。算是这种情况下排序最快的!!

2. 算法时间复杂度 分配需要O(n),收集为O(r),其中r为分配后链表的个数,以r=10为例,则有0~9这样10个链表来将原来的序列分类。而d,也就是位数(如最大的数是1234,位数是4,则d=4),即”分配-收集”的趟数。因此时间复杂度为O(d*(n+r))。

3. 稳定性 基数排序过程中不改变元素的相对位置,因此是稳定的!

4. 代码实现

        public class RadixSort {
            // 基于计数排序的基数排序算法
            private static void radixSort(int[] array, int radix, int distance) {
                // array为待排序数组
                // radix,代表基数
                // 代表排序元素的位数
                int length = array.length;
                int[] temp = new int[length];// 用于暂存元素
                int[] count = new int[radix];// 用于计数排序
                int divide = 1;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distance; i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System.arraycopy(array, 0, temp, 0, length);
                    Arrays.fill(count, 0);

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length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empKey = (temp[j] / divide) % radix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unt[tempKey]++;
        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1; j < radix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unt[j] = count[j] + count[j - 1];
        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length - 1; j >= 0; j--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empKey = (temp[j] / divide) % radix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unt[tempKey]--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ay[count[tempKey]] = temp[j]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divide = divide * radix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        int[] array = { 3, 2, 3, 2, 5, 333, 45566, 2345678, 78, 990, 12, 432, 56 };
                radixSort(array, 10, 7);
  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array)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上一篇     下一篇